延迟满足?是父母耍的流氓!-爱游戏官网登录入口
最近儿子的睡前故事读的是布奇系列绘本,其中一本《好想好想吃了它》觉得挺有意思。讲述的是布奇克制住想吃樱桃的欲望,最后收获了满树樱桃的故事,鼓励孩子们学会自我控制,抑制暂时的欲望从而得到更大的收获。这个控制的过程,在心理学上有个说法,叫做“延迟满足”,经常被家长误解成“忍耐力”的训练。
40年前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做了一个考验儿童耐心和意志力的棉花糖实验:
给每个孩子发一颗棉花糖,告诉他们如果马上吃掉,那就只有这一颗,如果等20分钟后再吃,就可以多得一颗棉花糖。有的孩子等不及,马上就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孩子则选择等待,成功抵御诱惑,得到了另一颗糖。多年后,测试者对这些孩子进行调查,发现当年那些成功抵抗诱惑的孩子,学习成绩更好,生活习惯更良,更加能控制自己不受诱惑。
实验结果让家长们兴奋,似乎找到了成功教育孩子的法宝,但不少家长就误解了实验的本意。实验是考验孩子“延迟满足能力”,马上吃掉棉花糖和等会多吃一颗哪个利益更大,是孩子自己做出的判断;是否需要延迟满足,也是孩子自己做出的决定。而在我们身边大量发生的所谓“延迟满足”的训练,都是基于父母的判断和父母的决定。
宝宝饿了不喂奶,故意饿一会儿才吃得比较香;
宝宝哭了不回应,冷漠对待以后才不会随意哭闹;
宝宝要玩具不买,不能什么都满足和纵容
……
其实这些都是毫无理据的做法
孩子想要什么,先谈个条件,“考试考好了就给你买、放假了就带你去、乖乖才给你吃”,更可怕的是,明明答应转身就忘记,把“延迟满足”当成逃避当下实现的借口。
被动的延迟满足是不会训练到孩子自控力的。自控力是指自我控制能力,强调的是自我,人对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时,能够克制住一时冲动,学会等待的能力。而被动的延迟满足强调的是,控制孩子的欲望。
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重点在于孩子自己,而大人只是辅助作用。一个从来没有被满足过的孩子,谈什么延迟?这样的“误读”之所以会广泛传播并且广受欢迎,是不是因为它悄悄满足了父母们内心的控制欲呢?
《延迟满足?是父母耍的流氓!》阅读地址:http://www.91yuer.com/yuer/22533/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