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爱游戏官网登录入口
(一)发病原因目前为止,认为急性itp和病毒感染有关,慢性itp多起病隐袭,病因不清。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的发展,人们对于其发病机制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只是局限于传统的抗原抗体反应,而是更深入地涉及到了细胞免疫、免疫遗传等方面。
1.急性itp与病毒分子模拟 相对慢性itp来讲,人们对于急性itp发病学研究相对较少。原因可能是由于急性itp多呈自限性过程,只要控制好临床并发症即可。但是,由于急性itp多继发于病毒感染,表明感染可能是造成急性itp的一个启动因素。wright等首先证实可能是由于“抗原分子模拟”打破了原有的免疫耐受,造成机体产生针对自身血小板的抗体。他们在对水痘病毒相关的itp患儿的研究发现,患儿血清中的igg、igm可以被水痘病毒糖蛋白层析柱所纯化,并且洗脱下来的igg分子可以和“o”型血型正常人的血小板发生交叉反应。chia等也发现,hiv表面的糖蛋白可以和hiv相关的itp患者血小板发生交叉反应。semple等进一步证实急性itp患者的反应性t细胞活性与正常人比较没有差别,表明在急性itp发病中,t细胞并不是介导抗血小板免疫的关键因素。上述这些研究表明,至少在某些急性itp患者中,抗血小板抗体的出现是由于抗病毒抗体与自身血小板之间交互反应所诱发的结果。这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为什么许多儿童itp患者可以未经治疗而自愈——随着感染源的清除,抗体逐渐消失,抗血小板反应也渐趋终止。然而,还有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就是为什么仍然会有20%~30%的患儿会发展成为慢性itp?能否在早期就发现这些患者发展成为慢性itp的端倪?这里面还有很多工作有待我们去认识和探索。coompath等推测在这些患儿中,可能是由于感染期发生的免疫失调导致b细胞产生的交互反应性抗血小板自身抗体(igg)在体内的持续存在和扩散有关。但总的说来,尚无办法预测哪些患者可能发展成为慢性的itp。
2.血小板免疫 众所周知,免疫靶向组织异常表达自身抗原可以被自身反应性t辅助细胞(t helper,th)所识别,这是造成自身免疫疾病的重要原因。近来的研究还证实,血小板是一个活跃的“免疫事件参与者”。从免疫学角度讲,itp属于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血小板作为本病的免疫靶点,无疑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系列研究表明,作为血小板表面特征性糖蛋白——血小板糖蛋白(gp),是自身抗体主要的攻击对象,按免疫原性由强到弱依次排列为:gpⅱb/ⅲa、ⅰa/ⅱa、ⅳ和v,以及其他一些血小板表面的决定簇。kuwana等人进一步证实itp患者的cd4 t细胞主要对gpⅱb/ⅲa的氨基末端呈高反应性。此外,sinha等证实那些在正常细胞表面不存在的hla-ⅱ类抗原可以在特定条件下被诱发出来,这一事件与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因为它们可以激活通常处于静止状态的自身反应性th细胞。semple等用流式细胞仪分析证实,hla-dr 的血小板百分比与血小板计数呈反比关系,并且在生理条件下与巨噬细胞接触可以诱发血小板高表达hla-dr;用炎性介质ifnγ预刺激的巨噬细胞可以造成血小板表面hla-dr表达率进一步提高,从而增强血小板的免疫原性,有利于网状内皮系统对血小板的吞噬和破坏。
3.fcγ受体与巨噬细胞的亲和性 网状内皮系统在itp免疫发病机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承载的具有fcγ受体(fcγr)的吞噬细胞对自身血小板起破坏作用。我们知道,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其fc段暴露,来自于肝脾的网状内皮系统(吞噬细胞)的fcγr与之结合,从而诱导吞噬。脾切除以及ivig治疗itp的有效性也证实网状内皮系统在itp发病中的作用。吞噬细胞表达的fcγr根据其亲和力的不同通常可以分为3类:高亲和力的fcγrⅰ,既可以与igg单体结合,还可以与igg免疫复合物结合;而低亲和力的fcγrⅱa和fcγrⅲa只能与igg免疫复合物结合,其中后两种在itp发病中的作用尤为重要。ericson证实,用单抗封闭fcγrⅰ,并不影响itp患者的病情,而封闭后两种受体则可以提高血小板数目,提示后两种受体可能与血小板清除有关。对动物模型的研究也表明,用单抗阻滞fcγrⅱa和(或)fcγrⅲa可以避免网状内皮系统对igg敏感抗原的吞噬。这些结果说明,低亲和力的fcγrⅱa和fcγrⅲa与itp患者的血小板破坏密切相关。进一步研究表明,人类的fcγrⅱa和fcγrⅲa存在多态性,表现为与igg结合的亲和力不同,从而导致不同个体的血小板破坏能力的差异。pol等认为这些改变与免疫疾患的易感性有关。parren研究发现,fcγrⅱa和fcγrⅲa等位基因变异能够明显的影响二者与抗原的结合能力。donomme最近分析了98例儿童itp的fcγrⅱa h131r和fcγrⅲa v158f的单氨基酸取代情况时发现,与健康人群比较,这些变异在itp患儿的发生概率明显偏高。因此,fcγr多态性与itp发病的易感性之间很可能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4.细胞因子与t辅助细胞极化 t辅助细胞(th)在维持机体稳态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根据细胞因子的分泌模式th细胞可以分为2类:th1和th2。th1细胞因子主要包括il-2、il-12、il-15、tnfα和ifnγ,而th2细胞因子为il-4、il-10、il-13等。正常情况下,th1/th2细胞因子呈动态平衡,以维护机体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一旦这种平衡遭到破坏,一方不能有效制约对方,导致th极化,就会产生免疫紊乱,乃至发生疾病。目前发现,多种自身免疫疾病都涉及到了th极化,th1极化多与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病有关,而th2模式则多与全身性自身免疫病有关。当前的研究表明,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慢性itp在疾病活动期主要体现th1极化模式。garcia-suarez等发现慢性itp患者的t细胞经pha刺激后能够分泌高水平的tnfα和ifnγ,因此推测itp患者淋巴细胞具有th1极化趋势。我们最近的研究发现慢性itp患者血清瘦素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而瘦素可以在上游调控th0细胞向th1方向分化,从而导致itp的th1极化模式。治疗后随着病情的改善,itp患者的th1极化模式可以转变为th2模式。我们对不同治疗时相的itp患者th极化模式的研究发现,用ivig和(或)dxm(地塞米松)治疗有效的患者,短期内(治疗的第2~4天)就可以表现为th2模式。因此,逆转th极化模式,可能会成为itp治疗的一个新方向。
5.自身反应性t细胞 在1991年,semple和fredman首先报道慢性itp患者cd4 t辅助细胞有缺陷。他们用自身血小板刺激外周血t细胞可以分泌il-2,表明慢性itp可能是由于异常的t辅助细胞功能缺陷,从而驱动b细胞分化和产生自身抗体。在1996年filion等人证实,正常个体所具有的灭能的t辅助细胞可以被gpⅱb/ⅲa以及外源性物质所活化,并且t辅助细胞可以自身分泌il-2导致耐受改变。这些结果表明t细胞对于自身血小板耐受机制可能与il-2的转录后调节有关。后来shimomura等又发现在慢性itp患者外周血中存在一组累积性的寡克隆,这些克隆的tcr具有高频率的vβ3、6、10基因特性。以此推测,慢性itp患者具有明确的t细胞克隆性累积,从而与itp发病密切相关。其后,kuwana等人又进行了一系列的工作证实gpⅱb/ⅲa的某些片断是itp患者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识别“热点”。最近的实验结果还显示脾脏可能是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原发位点。
6.hla与遗传易感性 研究表明,hla分子与自身免疫疾病密切相关。至少在一定程度上hla分子多态性可以代表抗原与自身反应性t细胞之间的易感性。对于特定的自身免疫病来讲,hla分子多态性区域内的小氨基酸片断对疾病的易感性/抵抗性有重要的影响。先前的研究表明,慢性itp与hla-dr2(hla-ⅱ类分子)以及hla-a28、b8、b12等hla-i类分子相关,但是gramtama和gaiger等人的研究并没有发现hla与慢性itp之间存在着相关性。例如,hla-dpb1﹡1501等位基因与抗血小板抗体之间并无关联,而hla-dpb1﹡0402等位基因的患者对于切脾治疗的反应很差。这些缺乏一致性的结果可能与itp的异质性有关,尽管同样被诊断为itp,但因其病因不同,其遗传背景也不尽相同。因此有必要扩大样本量和人种范围才能明确界定hla分子与慢性itp之间的联系。最近,2个日本的研究小组分别通过检测hla血清型与等位基因得出不同的结论。nomura等人发现慢性itp患者中与hla-drb1﹡0410等位基因相关的hla-dr4.1出现频率高,推测这一现象可能是因为日本人和欧美人种族差异所致。然而kuwana等人的研究则证实在患itp的日本人中,hla-ⅱ类基因与自身抗体产生直接相关。例如hla-drb1﹡0405和hla-dqb1﹡0401与抗gpⅱb/ⅲa抗体形成有关,他们认为hla-ⅱ类基因与自身抗体产生有关,而和疾病本身进展的关系并不是很大。总的看来,不同种族之间可能存在着明确的基因型、表型差异性。除前面谈到的fcγr多态性外,还有其他一些主要涉及到有关细胞因子多态性与itp相关性的遗传学方面的研究,例如,淋巴毒素a与fcγr多态性有一定的关联。最近atabay等人证实在itp患儿存在tgf-β1基因多态性。pavkovic等分析了ctla-4基因多态性与itp之间的关系,但未发现阳性结果,可能与他们检测的样本量较少有关。这些细胞因子、信号分子在自身免疫疾病发病和免疫反应中的地位和作用尚不完全清楚。 7.其他 诸如幽门螺杆菌感染启动的免疫机制、巨核细胞的凋亡等尚处于探讨阶段,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
(二)发病机制 itp的血小板减少是因外周破坏增加所致,51铬(51cr)标记的病人血小板寿期测定,显示其生活期缩短至1~4h,甚者短至数分钟。目前认为血小板的这种生活期缩短是与血循环中存在特异的抗体相关。抗体来源途径有。
1.来源于急性病毒感染 急性病毒感染后形成的交叉抗体。
2.来源于抗血小板某种抗原成分的抗体 最近的研究认为血小板糖蛋白(platelet glycoprotein,gp)ⅱb/ⅲagpib/ⅸ,gpv是这些抗体的主要靶抗原。
3.来源于血小板的相关抗体 主要为igg(platelet-associated igg,paigg)。paigg在itp中多明显升高,且其水平与血小板破坏率成比例。关于paigg的来源目前并不十分清楚,分子量分析表明是一种组分真正的抗血小板抗体;另一种组分相当于igg的免疫复合物,可能为非特异性吸附于血小板膜上的血浆蛋白。与非特异性吸附相关的itp,paigg可不升高。由于上述抗体对血小板的损伤或结合,最终导致被单核巨噬细胞所清除。破坏场内所有脾、肝和骨髓,主要是脾脏。有研究表明itp病人中白细胞抗原(hla)b8和b12表型较高,亦即有此表型的人发病的危险度较大。
《小儿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阅读地址:http://www.91yuer.com/yuer/2638/
发表评论